2025化工產業智能電網與智慧電源發展峰會 ——北京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5年3月30日,適逢農歷三月三上巳節的前夜,此時的北京的正是花紅柳綠,春意盎然。在“花影搖風醒”的春光里,2025化工產業智能電網與智慧電源發展峰會—北京研討會在京燕飯店順利召開。
本次峰會組委會特別邀請了多位德高望重的嘉賓,有中國城市建筑設計院綠色設計中心電氣總工程師,“兩彈一星”元勛葛叔平之子——葛元仁先生,有全國著名防雷專家、國家防雷有標準起草人、國氣象學會雷電防護研究會研究員關象石先生,還有若干大家已經熟悉的資深專家:杜軍生、謝國學、徐文良、游良愚、劉傳河、張強、呂東、譚勇、才國平 、祝青嶺等等。
本屆會議還有很榮幸邀請到了一些新朋友參會:有來自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市場生產部高級經理孫耀濤先生,來自中石油長慶設計院北京分公司高級工程師張穎先生以及北京師范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師資基地副主任王彬先生 。
本屆會議還邀請了中國電科院專業團隊進行演講互動,商業學院也前來助興。還有多家優秀供應商和后起之秀供應商也光臨參會。整個會議洋溢著活躍、互動、高效及合作的氛圍。
組委會主席魏韌先生在開場時表達了對所有到會嘉賓的歡迎,并簡單陳述了會議安排及注意事項。本次會議由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評標專家呂東先生擔綱主持。他先隆重介紹了主要嘉賓和專家,之后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工程部首席專家謝國學先生致開幕詞。在熱烈的掌聲中開啟了第一個演講。
組委會熱情歡迎嘉賓光臨指導
組委會主席魏韌先生
主持人呂東先生
開幕致辭嘉賓謝國學先生
演講由中石化資深電氣專家教授級高工杜軍生先生作題為《雙碳新能源及新型電力系統對石化企業的挑戰與機遇》的報告,報告對當前雙碳目標、新能源發展趨勢、新型電力系統及相關國家產業政策進行了專業解讀;結合石化企業的特點,提出了要高度重視、理性思考、積極慎重的專業觀點,獲得與會代表的熱烈反響和高度認同。游良愚先生對該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石化資深專家杜軍生先生
第二個報告來自國網互聯CEO,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國剛先生的題為《多模態大模型及具身機器人巡檢應用場景探討》的報告。
王國剛先生在演講中展示了其電力連接防護領先的地位,聚焦電力行業痛點與技術解決方案。演講指出,行業面臨設備老化、安全風險增加、人工智能效率低下及能源浪費等問題,國網互聯電力憑借全球頂尖技術實力,致力于創新應對。從“被動服務”向“預測性維護”轉型成為需求重點,以提升供電部門運維效率。以Gemini多模態模型為例,作為核心技術,支持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處理并與云服務集成,具備長文本理解生成及視覺分析能力。這一技術助力國網互聯電力在全球領先的運維檢修自動化領域進一步突破,尤其通過視覺分析顯著增強電力供應維護的安全性與效率。演講強調,依托國網互聯電力的世界級地位,AI的落地應用將成為供電部門智能化管理的關鍵,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與升級。
之后代表們對報告進行了20多分鐘的熱烈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未來AI在石化行業的應用進行了深層探討,特別對于deepseek進行了特別的研討。也體現出我們的會議始終緊跟時代發展脈搏,最新技術的應用展望,為未來的行業發展提供參考路徑。
國網互聯王國剛先生
第三個報告由中石化集團工程部首席專家謝國學先生作題為《綠電綠氫項目建設及石化多元化利用》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出了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算力的提升,將對電力產生更大的需求。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在能源中占比增長越來越多。我國富煤少氣貧油,綠電綠氫發展是必然的趨勢。我國堅持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中,氫能的發展及多元化利用技術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報告根據綠電綠氫的發展現狀,結合新疆庫車綠電綠氫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維情況,認為氫能的重要性要從資源戰略高度來認識,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已處于國際前列,工藝裝備可以做到國產化,目前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灰氫藍氫的產能,推動社會多元化利用和消納,逐步推動綠電綠氫項目的發展。同時綠電利用技術的發展可以帶動電力行業技術創新升級改造。
互動答疑環節進行了10分鐘的熱烈討論。特別對于示范項目的概念進行了解讀。
中石化集團謝國學先生
第四個報告由斯貝蘭德電氣張大鵬先生作題為《電能綜合質量解決方案分享》的報告。報告共有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公司概況;第二部分介紹電能質量問題;第三部分介紹電能質量解決方案:無功補償,諧波濾波,三相不平衡,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第四部分介紹了智能滅焰系統。
報告之后在互動答疑環節,杜軍生先生進行了點評,他主要就SVG的特點展開了討論。張大鵬先生作出全面的解讀。
斯貝蘭德張大鵬先生
第五個報告由中石化石油工程呂東先生作題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可再生能源耦合技術路線》的報告。他指出:現有的海上鉆采修一體平臺,可以借助綜合能源(風能、電化學儲能、節能產品、綜合能源管理)方式,解決平臺動力供給,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海上風電技術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完全可以應用到海上石油開發中。在實際運行中得到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碳達峰、碳中和”做出了積極貢獻。
報告后的互動答疑環節,特別邀請徐文良先生對報告進行了點評。大約10分鐘。
中石化呂東先生
第六個報告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柴英杰先生作題為《化工企業供電系統安全分析及預防性維護》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從近年來雙碳目標引領下能源結構的變化出發,分析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給化工企業供電系統帶來的挑戰,并結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及行業相關標準規范,闡述了供電系統安全分析及預防性維護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工作開展路線和建設方案。
互動環節十分熱烈。杜總、謝總和徐總都進行了點評和咨詢。大約20分鐘。
中國電科院柴英杰先生
第七個報告由全國著名防雷專家關象石先生作題為《化工產業智能/智慧設施防雷要點》的報告。在報告中關老介紹了隨著電氣和電子系統在智能、智慧技術中的廣泛應用,其對雷擊電磁脈沖防護的需求日益顯著。因此按IEC和GB中要求采取等電位連接、磁場屏蔽、界面電隔離和安裝電涌保護器是非常必要的。
關老幽默又通俗易懂的演講風格贏得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掌聲。
國家防雷標準起草人關象石先生
互動答疑點評現場
會議中場休息時還設立了參觀環節,方便業主與供應商近距離溝通交流。
參觀現場
在報告結束之后,組委會進行了抽獎活動,給會議增加了輕松歡快的插曲。
抽獎現場
最后,杜總、謝總、關老和葛老進行了會議總結。杜總說此次參會受益匪淺,希望今后的會議內容更精彩從而影響力更大,祝愿會議良性循環,一步一腳印,平穩致遠;謝總希望,會議影響力越來越大;葛老說:科技的發展永遠是因為生產力的要求,科技的發展有連續性和階段性,人類的歷史是與自然界斗爭的歷史,我們國家的發展還是要靠科技的發展,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希望我們進一步在科技上有所提高。
魏總做了最后的會議總結,他說:本次會議邀請的專家都是業內頂級專家,演講水平很高,在北京這么多重量級專家云集是難得的機會;此次互動感非常好,是本屆會議的一大亮點;關于參會人數,順其自然就好,我們的會議追求的是經典。會議的宗旨,始終是在學術上、技術上有所收獲,注重于本質和內容,而不是形式上的高大上。比如本次會議開幕的時候,用PPT來介紹專家這也是一個創新之舉。同時表示將再戰十年,再創新的輝煌。
北京發展峰會圓滿落下帷幕,期待新疆克拉瑪依創新發展峰會的新繁榮。
部分精英代表合影